跳至主要內容

文章

顯示從 8月, 2021 起發佈的文章

為甚麼工程公司老闆適合網上貸款?

新冠疫苗累計接種逾758萬劑

2019冠狀病毒病疫苗接種計劃展開至今,政府已為參與計劃人士接種約7,588,200劑疫苗。其中,約4,140,000人已接種第一劑疫苗,約3,448,300人已接種第二劑疫苗。   在已接種第一劑疫苗的人士中,約1,521,900人接種科興疫苗,約2,618,100人接種復必泰疫苗;在已接種第二劑疫苗的人士中,約1,289,600人接種科興疫苗,約2,158,600人接種復必泰疫苗。   今日約有61,300人經計劃接種疫苗,接種第一劑和第二劑科興疫苗的人數分別約6,300人和13,700人,接種第一劑和第二劑復必泰疫苗的人數分別約13,900人和27,300人。   社區疫苗接種中心接種科興疫苗和復必泰疫苗的整體接種率均為約97%。   同日約1,900人在網上預約接種第一劑和第二劑科興疫苗,約8,700人預約接種第一劑和第二劑復必泰疫苗。   截至今日凌晨,過去24小時有14宗送院個案。 https://www.news.gov.hk/chi/2021/08/20210831/20210831_222046_245.html?utm_source=dlvr.it&utm_medium=blogger

政府維持大部分社交距離措施

政府宣布,大部分現行社交距離措施延長兩星期,直至下月15日。適用於餐飲業務的規定、群組聚集限制和佩戴口罩要求一律維持,租訂泳池專用泳線作訓練用途的規定則稍作調整,取消每一訓練小組或課堂的人數限制。   食物及衞生局表示,全球新冠疫情持續嚴峻,Delta變異病毒株傳播力極強。本港疫苗接種和預約接種數字最近呈下降趨勢,長者的疫苗接種率仍然偏低,一旦爆發第五波疫情,他們染上重症和死亡的風險極高。因此,政府有必要維持大部分現行社交距離措施。   該局呼籲仍未接種疫苗的市民,特別是感染新冠病毒後死亡風險極高的長者、長期病患者和免疫力較弱人士盡快接種疫苗。   政府將就《預防及控制疾病(規定及指示)(業務及處所)規例》、《預防及控制疾病(禁止群組聚集)規例》和《預防及控制疾病(佩戴口罩)規例》下的指示及指明刊憲。     https://www.news.gov.hk/chi/2021/08/20210831/20210831_193002_230.html?utm_source=dlvr.it&utm_medium=blogger

7月新批住宅按揭減6.8%

金融管理局公布,7月新批出住宅按揭貸款額544億元,按月減少6.8%。   其中,一手市場交易批出貸款69億元,按月減少17.9%;二手市場交易批出貸款380億元,按月減少3.1%;轉按交易批出貸款95億元,按月減少11.8%。   月內新申請貸款個案15,176宗,按月減少1%;新取用按揭貸款額393億元,按月增加0.4%;未償還按揭貸款總額16,638億元,按月增加0.9%。 https://www.news.gov.hk/chi/2021/08/20210831/20210831_174416_189.html?utm_source=dlvr.it&utm_medium=blogger

本港錄兩宗新型肺炎輸入個案

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表示,本港新增兩宗外地輸入的2019冠狀病毒病確診個案,患者由希臘和土耳其抵港。   過去14天,本港累計新增個案74宗,一宗屬源頭不明本地個案,其餘均為輸入個案。   政府設有專題網頁,提供2019冠狀病毒病的相關資訊及健康建議。 https://www.news.gov.hk/chi/2021/08/20210831/20210831_142022_828.html?utm_source=dlvr.it&utm_medium=blogger

電話儲值卡實名登記首階段明展開

《電訊(登記用戶識別卡)規例》明日生效,分兩階段落實電話智能卡實名登記制。在指定時間內,所有由本港電訊商發出並用於本地的電話智能卡須在啟動服務前完成實名登記。   電訊商須於第一階段內,即明年2月28日或之前為實施實名登記完成相關設施和系統。其間市民可繼續按現時方式使用電話儲值卡,無須即時進行實名登記。   第二階段明年3月1日展開,當日起生效的新上台月費服務和發售的新儲值卡均須在啟動服務前完成實名登記。   現行儲值卡用戶須於第二階段結束前,即2023年2月23日或之前向所屬電訊商完成實名登記;未完成實名登記的儲值卡在第二階段完結後不能繼續使用。至於現時上台月費服務的用戶,除非他們轉台或開立新電話號碼,否則無須再向電訊商登記。   商務及經濟發展局表示,實名登記制將可堵塞現時電話儲值卡匿名性質的漏洞,協助執法機關偵查涉及使用這些電話卡的罪案,並加強保障電訊服務健全和通訊網絡安全,維護社會治安。   按照規例,每名個人用戶可向每間電訊商登記不多於十張電話儲值卡,企業用戶則可向每間電訊商登記最多25張,而上台服務計劃卡並沒有登記數量限制。   通訊事務管理局也就實名登記制的具體運作細節和要求向電訊商發出指引,同於明日生效。 https://www.news.gov.hk/chi/2021/08/20210831/20210831_110317_898.html?utm_source=dlvr.it&utm_medium=blogger

新冠疫苗累計接種逾752萬劑

2019冠狀病毒病疫苗接種計劃展開至今,政府已為參與計劃人士接種約7,526,800劑疫苗。其中,約4,119,700人已接種第一劑疫苗,約3,407,100人已接種第二劑疫苗。   在已接種第一劑疫苗的人士中,約1,515,500人接種科興疫苗,約2,604,200人接種復必泰疫苗;在已接種第二劑疫苗的人士中,約1,275,900人接種科興疫苗,約2,131,200人接種復必泰疫苗。   今日約有63,700人經計劃接種疫苗,接種第一劑和第二劑科興疫苗的人數分別約7,100人和13,600人,接種第一劑和第二劑復必泰疫苗的人數分別約16,100人和26,900人。   社區疫苗接種中心接種科興疫苗和復必泰疫苗的整體接種率分別約96%和97%。   同日約2,200人在網上預約接種第一劑和第二劑科興疫苗,約9,300人預約接種第一劑和第二劑復必泰疫苗。   截至今日凌晨,過去24小時有16宗送院個案。 https://www.news.gov.hk/chi/2021/08/20210830/20210830_222135_560.html?utm_source=dlvr.it&utm_medium=blogger

滬港簽備忘錄拓各領域合作

林鄭月娥與龔正在會上簽署《滬港合作會議第五次會議合作備忘錄》,兩地政府部門、法定機構和有關組織也簽署《開啟「十四五」雙循環商機經貿合作備忘錄》、《滬港創新及科技合作備忘錄》、《香港醫院管理局與上海申康醫院發展中心2021至2026年合作協議書》和《上海博物館與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合作意向書》。 滬港合作會議第五次會議今日以網上視像形式舉行,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和上海市市長龔正共同主持會議,並在會上簽署合作備忘錄。兩地就13個範疇的合作方向達成共識,共簽署四份合作文件。   港方代表團由林鄭月娥率領,滬方代表團則由龔正率領。   林鄭月娥表示,自滬港合作會議機制在2003年建立以來,本屆特區政府是唯一一屆能在五年任期內舉行兩次會議,足證香港和上海的關係越來越多元、緊密,沒有受外來因素影響。   她指出,國家《十四五規劃綱要》支持香港鞏固提升國際金融、航運、貿易,以及亞太區國際法律及解決爭議服務四個傳統中心的地位,也支持香港在四個新興領域建設和發展,即國際航空樞紐、國際創新科技中心、區域知識產權貿易中心,以及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   香港在這八個範疇的機遇是無限的,將積極與內地發揮優勢互補,協同發展,而上海是粵港澳大灣區以外,香港應爭取更深入、更廣泛合作的內地城市。林鄭月娥相信兩地定能以積極、務實的態度,促進共同發展,攜手共贏,貢獻國家發展。   滬港代表在會議上就13個範疇的合作方向達成共識,分別為拓展內銷及「一帶一路」倡議、文化及創意產業、創新及科技、金融、教育及人才培養、法律和爭議解決、醫療衞生及藥品監管、青年發展、便利港人在內地發展、航空航運和物流、城市規劃建設管理和環境保護、體育及旅遊、社會福利服務。   林鄭月娥與龔正在會上簽署《滬港合作會議第五次會議合作備忘錄》,兩地政府部門、法定機構和有關組織也簽署《開啟「十四五」雙循環商機經貿合作備忘錄》、《滬港創新及科技合作備忘錄》、《香港醫院管理局與上海申康醫院發展中心2021至2026年合作協議書》和《上海博物館與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合作意向書》。 https://www.news.gov.hk/chi/2021/08/20210830/20210830_190525_292.html?utm_source=dlvr.it&utm_medium=blogger

律政司辦活動助學生明法守禮

香港法律樞紐已經於去年11月正式啟用,是由律政中心(前中區政府合署)、前法國外方傳道會大樓,以及交易廣場二期部分地方所組成,將本地、區域及國際的法律相關組織匯聚在核心商業區,提供優質法律及爭議解決服務。香港法律樞紐內部分地方更被列為古蹟,具有相當的歷史價值。我很高興今日有一些學生前來參觀,親身感受香港法律發展的足跡,從而加深對法律和法治的了解。   學生們先到訪律政中心中座一樓的多用途廳,它在很久以前是立法會的會議廳,之後被政府用作舉辦重要活動的場地,例如公布施政報告和財政預算案。學生們隨後前往前行政會議的會議室,內裏仍然保存着古色古香的桌椅,他們了解到香港特區的政治體制是以行政長官為首的行政主導制度,行政、立法及司法機關根據《基本法》在行政主導下各司其職、相輔相成。   接着他們參觀了位於前中區政府合署西座的法律樞紐,那裏設有不少法律相關組織的辦事處,它們專注不同的法律或爭議解決服務,正好體現香港作為亞太區國際法律及爭議解決服務主要中心的地位,全面配合國家十四五規劃和粵港澳大灣區發展的目標。   參觀前法國外方傳道會大樓可以說是這一次的壓軸節目,大樓早在1989年已被列為法定古蹟,它曾經被首任總督用作臨時官邸,及後是俄羅斯領事館,直至1915年被法國外方傳道會收購及重建。二次大戰後,香港政府購回這座大樓用作政府部門的辦事處、維多利亞地方法院及最高法院。由回歸後到2015年,大樓是香港終審法院的所在地。當終審法院搬遷後,它被劃入為法律樞紐計劃的一部分,現時用作國際法律組織的辦事處。   學生們除了對大樓的花崗石柱、遊廊欄杆、圓頂閣和小教堂感到興趣外,他們亦對「一國兩制」下香港得以保持繁榮穩定的基石---獨立的司法機構留下深刻印象。他們明白到司法獨立是建基於《基本法》訂明的穩固體制之上,包括法官享有任期和不受法律追究的保障、不設旋轉門制度,更重要的是《基本法》第85條明文保障法院不受任何干涉。所有法官必須以無懼無偏之精神,維護法治,主持正義。我們的司法獨立備受尊重以及國際法律界的肯定,除了反映在香港的案例不時在海外的法學研究和討論中獲引用,同時亦體現於來自其他普通法司法管轄區的傑出法官願意加入香港的終審法院。   這一次法治之旅的參觀活動是「願景2030---聚焦法治」十年計劃下的一個項目,旨在提升青少年特別是學生對於正確法治概念的理解。除此以外,

廣深醫療機構將招聘香港中醫師

廣東省中醫藥局今日公布粵港澳大灣區內地城市公立醫療機構招聘香港中醫師的安排,食物及衞生局表示歡迎。特區政府與內地有關當局保持緊密聯繫,推動多項有利大灣區中醫藥發展的措施。   廣東省中醫藥局擬於今年內在廣州和深圳選定公立中醫醫療機構以合約制形式招聘香港中醫師,具體招聘辦法、聘用待遇及條件由相關醫療機構確定及公布,有關當局將視乎落實情況考慮是否擴大試點範圍。   食物及衞生局局長陳肇始表示,上述措施讓香港中醫師可進一步在國家醫療體系工作,從而促進中醫藥交流,也讓香港中醫師,尤其年輕一代有機會到大灣區發展。   她續說,《內地與香港關於建立更緊密經貿關係的安排》及相關補充協議已開通一系列政策,便利香港中醫師到內地執業和設置醫療機構,新安排讓香港中醫師可在內地公立醫療機構執業,開拓更大發展空間。 https://www.news.gov.hk/chi/2021/08/20210830/20210830_163213_702.html?utm_source=dlvr.it&utm_medium=blogger

本港增三宗新型肺炎輸入個案

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表示,本港新增三宗外地輸入的2019冠狀病毒病確診個案,患者由埃及和土耳其抵港。   防護中心提醒與石澳村208號和愉景灣觀霞樓相關的指明人士明日須遵從強制檢測公告接受檢測。   過去14天,本港累計新增個案74宗,一宗屬源頭不明本地個案,其餘均為輸入個案。   政府設有專題網頁,提供2019冠狀病毒病的相關資訊及健康建議。 https://www.news.gov.hk/chi/2021/08/20210830/20210830_141913_998.html?utm_source=dlvr.it&utm_medium=blogger

新冠疫苗累計接種逾746萬劑

2019冠狀病毒病疫苗接種計劃展開至今,政府已為參與計劃人士接種約7,463,000劑疫苗。其中,約4,096,400人已接種第一劑疫苗,約3,366,600人已接種第二劑疫苗。   在已接種第一劑疫苗的人士中,約1,508,400人接種科興疫苗,約2,588,100人接種復必泰疫苗;在已接種第二劑疫苗的人士中,約1,262,300人接種科興疫苗,約2,104,300人接種復必泰疫苗。   今日約有51,100人經計劃接種疫苗,接種第一劑和第二劑科興疫苗的人數分別約3,300人和6,900人,接種第一劑和第二劑復必泰疫苗的人數分別約15,500人和25,400人。   社區疫苗接種中心接種科興疫苗和復必泰疫苗的整體接種率均約為97%。   同日約1,300人在網上預約接種第一劑和第二劑科興疫苗,約6,300人預約接種第一劑和第二劑復必泰疫苗。   截至今日凌晨,過去24小時有十宗送院個案。 https://www.news.gov.hk/chi/2021/08/20210829/20210829_213455_762.html?utm_source=dlvr.it&utm_medium=blogger

七人確診 全屬輸入個案

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表示,本港新增七宗外地輸入的2019冠狀病毒病確診個案,患者由英國、土耳其和菲律賓抵港。   其中一宗個案男患者68歲,帶有L452R變異病毒株,但沒有N501Y和E484K變異基因。   該男患者居於愉景灣觀霞樓,本月15日離港前往英國,本月25日乘搭CX252航班返港,同日出現咳嗽、喉嚨痛、流鼻水等病徵。他在機場檢取的樣本結果呈陰性,兩日後在檢疫酒店抽取的樣本結果則呈陽性。   防護中心亦正調查一宗外地確診、涉及L452R變異病毒株的復陽個案。29歲女患者6月底離港前往英國、西班牙和葡萄牙,本月19日乘搭EK384航班返港,於本港機場抽取的樣本結果呈陰性。   該女患者3月和4月曾於本港接種兩劑復必泰疫苗,6月23日抽取的血液樣本抗體測試呈陽性結果。她本月19至25日居於指定檢疫酒店,完成檢疫後住在石澳石澳村208號。   她本月27日按強制檢測要求於社區檢測中心接受檢測,結果呈陽性。化驗顯示患者帶有L452R變異病毒株,但沒有N501Y和E484K變異基因。   據該女患者提供的資料,她本月初出現病徵,並在葡萄牙確診2019冠狀病毒病,在當地自我隔離。她離開葡萄牙前的檢測結果呈陰性,抵港後一直無病徵,此個案列為外地確診的復陽個案。   防護中心表示,為審慎起見,上述兩名患者潛伏期內居住的地方和曾到訪地點均已納入強制檢測公告。   另鑑於本月27日菲律賓航空營運由馬尼拉抵港的PR300航班,以及土耳其航空營運由伊斯坦布爾抵港的TK083航班,各有三名乘客經抵港檢測確診,衞生署禁止該兩間航空公司營運的客機今日至下月11日從馬尼拉和伊斯坦布爾着陸香港。   此外,衞生署已就貨船Asia Energy及Thor Monadic的營運人涉嫌在申請自由無疫通行證時提供虛假資料,懷疑違反《預防及控制疾病規例》一事通報警方,調查仍在進行。   過去14天,本港累計新增個案68宗,一宗屬源頭不明本地個案,其餘均為輸入個案。   政府設有專題網頁,提供2019冠狀病毒病的相關資訊及健康建議。 https://www.news.gov.hk/chi/2021/08/20210829/20210829_163517_847.html?utm_source=dlvr.it&utm_medium=blogger

政府研加強公共年金與強積金配合

前言   於上星期網誌,我指出除了公共房屋作為減貧及紓緩貧富懸殊最有效的政策以外,列第二至第四位的便是綜合社會保障援助計劃、長者生活津貼及在職家庭津貼計劃。在今天的網誌,我會集中討論這三項政策。近月有政策研究員指香港政府有一條扶貧線,令人莫名其妙。香港的福利制度中,為有經濟需要的家庭提供援助的各項政策(主要包括醫療、教育、房屋及社會福利),會就不同政策目的及考慮因素,設立不同的收入或/及資產限額,所以香港政府基本上沒有一條扶貧線。   由低收入在職家庭津貼至在職家庭津貼   特區政府於2012年底重新成立扶貧委員會1,其中一個重要的決定便是訂立官方貧窮線,協助分析本港貧窮情況的形態,制定扶貧政策及檢視其成效。扶貧委員會於2013年9月公布2012年的貧窮線,就貧窮人口作出分析。2012年,在計及恆常現金的政策介入後,貧窮線下有300,300個非綜援住戶,當中近半數(48%;即143,500戶,共493,200人)屬於在職住戶,其餘主要為非從事經濟活動住戶2。這個分析的引申意義便是:要扶貧便要協助這些低收入在職家庭及處理長者退休保障不足的問題3。前行政長官便在2014年1月的施政報告中,建議推出低收入在職家庭津貼。   低津計劃於2016年5月實施。現屆政府就有關制度先後進行兩次主要的調整,讓更多低收入家庭受惠及所得津貼更多(見上圖)。由於受惠家庭不一定是在貧窮線以下,政府於2018年4月將低津易名為職津。   表一:由低津至職津的變化   低收入在職家庭津貼 在職家庭津貼 第一次在職家庭津貼調整 實施日期 2016年5月3日 2018年4月1日 2020年7月1日4 實施後用於發放低津/職津的全年開支5 (2017至18) 6.5億元 (2018至19) 11.3億元 (2020至21) 17.7億元6 活躍住戶 27,600 (於2018年3月31日) 43,000 (於2019年3月31日) 59,700 (於2021年3月31日)   從表一所見,用於發放職津的年度開支接近低津的三倍,而活躍住戶也增加超過一倍。   有一點要清楚地補充職津的減貧效果。如上星期網誌指出,於2019年,職津讓4.8萬人脫貧。職津分三層:全額、四分三額及半額,收入上限分別為每月不高於從事經濟活動的家庭住戶每月入息

黃偉綸網誌介紹宋皇臺站文物展

大家來到宋皇臺站,不時看到乘客駐足觀看站內的宋元文物展。這個名為「聖山遺粹---宋皇臺出土宋元文物展」是香港首個在車站內設置的文物展覽,展品由古物古蹟辦事處在出土的70多萬件宋元陶瓷碎片、宋代銅錢等文物中精選出來。這次,我邀請古蹟辦的同事為大家介紹文物展背後的籌備和研究工作。   宋皇臺站工程範圍考古遺存   宋皇臺一帶的帝皇歷史由來已久,清代中葉時的地方文獻已記載刻有「宋王臺」三字的巨石。隨着九龍城及土瓜灣的發展,尤其是前啟德機場早年的擴展,宋王臺巨石所在的聖山被夷平,成為前機場北停機坪的一部分。2012至2015年間,配合宋皇臺站建設工程,香港鐵路有限公司委託考古專家於工程範圍進行考古工作,結果出土大量宋元時期的考古遺存,包括宋代石構水井、70多萬片宋元陶瓷碎片等。   以宋元時期陶瓷為主   古蹟辦執行秘書蕭麗娟說,宋皇臺站考古工作共發現70多萬片文物,以宋元時期陶瓷器物為主,辦事處同事正運用專業知識和經驗,積極進行整理、保存及研究工作;而為了讓公眾了解考古發掘的成果,古蹟辦特別與港鐵商討在站內展出出土的文物,港鐵亦配合並提供兩個分別長七米及15米的展櫃,供古蹟辦展示及介紹文物。   首個港鐵站文物展   蕭麗娟說,在港鐵站陳列考古文物是新嘗試。這次展覽展出的出土文物超過400件/片,以宋元時期陶瓷器碎片為主,種類包括香爐、龍泉窰系青瓷、福建窰系青釉瓷等,還有宋代貨幣、宋元時期建築構件。展覽亦介紹配合宋皇臺站建設的考古工作、主要考古發現、宋皇臺的歷史,以及出土文物的特色與重要性。   考古發掘2012年展開   配合宋皇臺站工程而進行的考古工作2012年展開,2015年完成;文物移交則在2017及2018年分批進行。古蹟辦的工作主要分為三方面:(一)審閱港鐵委聘的考古團隊的考古工作計劃;(二)監察考古工作,包括向考古學家提供意見和參與討論、進行實地視察;(三)接收考古團隊移交的文物,進一步整理和研究。   測量記錄 進行研究   古蹟辦考古組館長馬文光說,接收文物後,同事會進行整理和研究工作,包括記錄文物的器型、狀況、文物的長闊高等,並多角度拍攝文物,以作紀錄。文物和其出土資料,會妥善地以透明膠袋儲存。同時,文物的資料會輸入古蹟辦文物管理電腦系統,方便研究、查閱和管理。   填補缺失 盡力還原   宋元時期文物埋

融科學藝術 專題展大放異彩

彼思動畫製作室的作品赫赫有名,由《反斗奇兵》、《反斗車王》以至《怪獸公司》,莫不深入民心,堪稱想像力、創作力的精美結合。動畫世界千奇百怪,要為角色設計造型,擺出如幻似真的姿勢,炮製扣人心弦的場面,該製作室可謂箇中高手。   由康樂及文化事務署主辦、科學館籌辦的專題展覽「彼思動畫的科學秘密」上月底開幕,備受歡迎,公眾預約連日爆滿,影迷一家大小同往參觀,探索動畫運用科學數理的秘密。   互動展品探索科學   在迷你劇場欣賞編劇和美術師創作故事和概念圖後,參觀者可與巴斯光年、毛毛、E夫人等角色「打卡」,並了解動畫製作過程涉及的建構模型、建立骨架結構、建構表面、布景與攝影、角色動作製作、模擬、燈光、成像製作等程序。   館內互動展品逾50組,益智而有趣,小一學生陳知樂心花怒放,希望在館內玩上一整天。   「看到怎樣為角色做泥塑、掃描、骨架,還有各種立體設計和燈光調節,有趣極了,長大後我也想當攝影師。」   家長方面,不少在網上預約系統開放後馬上購票,視為暑期親子活動。訪客蔡先生偕同讀幼兒園的兒子參觀,對《海底奇兵》角色多莉的展品尤其欣賞。該展品以光影變化呈現海洋,引發兒童的好奇心。   「以往沒有想過動畫製作背後原理,希望小朋友到這裏看看,即使現在未必了解,也有助他們對動畫背後的科學建立基本認知。」   邀美術師分享心得   專題展覽環節包括工作坊、網上講座和教學活動,9月起更有「從畫板到銀幕」網上講座系列,邀得彼思動畫製作室的港人員工分享創作點滴。   李姿英為講者之一,本身修讀電腦藝術,在彼思工作已逾16年,近作包括《盛夏友晴天》中海怪路卡一角。對這位擅長為角色設計顏色和質感的美術師來說,動畫創作講求科技與藝術融合。   「製作團隊希望路卡的頭髮像海草飄動,我特別選用漸變的藍色,深淺有序,營造所需效果。作為美術師,設計要用上藝術眼光,並熟知電腦軟件操作,藉電腦呈現。」   李姿英認為,女性思考較為精細,尤其適合科學和藝術工作。   助青少年開拓視野   科學館總館長陳淑文表示,近年本港學習STEAM的氣氛熾熱,涵蓋科學、技術、工程、藝術和數學,而彼思動畫製作室卧虎藏龍,電腦科學家和美術人員合作無間,講好每個故事,這展覽對啟發年輕人思維相信會大有裨益。   陳淑文說:「學生在學校學習常規課程,但要把所學融入生活,

民政總署回應涉區議員投訴

有區議員使用辦事處進行與區議會工作無關並可能觸犯法例的活動,民政事務總署回應指,如事實證明區議員辦事處曾用作不符合區議會職能的用途,相關酬津和辦事處營運費用將不獲發還,該區議員也可能因違反其他法例而負上刑責。   民政總署在聲明中表示,該署接獲有關油尖旺區議員朱江瑋的投訴,指該議員使用其辦事處進行一些與區議會工作無關和可能觸犯香港法例的活動,包括舉行電影會。   有關活動或違反《公眾娛樂場所條例》和《預防及控制疾病規定及指示(業務及處所)規例》,該署已發信提醒朱江瑋遵守有關操守和酬津的指引。   根據《區議員及區議會轄下委員會成員操守指引》,區議員行事的方式不應使其處境可能有負市民對區議員一般應有行為準則的期望。   在決定參與任何活動前,區議員須詳細考慮活動性質和內容是否會被視為與區議員的地位或聲望不符,令區議會信譽受損。《操守指引》也訂明,區議員開支津貼和辦事處不可用於與區議會事務無關的用途。   此外,根據《有關香港特別行政區區議會議員酬金、津貼和開支償還款額安排的指引》,區議員若以營運開支償還款額及其他實報實銷的津貼,或以開支償還款額支付辦事處運作開支,須確保辦事處用於執行區議會職務。   區議員辦事處的日常運作必須符合法例規定,以及有關政府部門、專業團體和社會服務機構發出的指引;所有未能符合酬津指引的開支將不獲發還。 https://www.news.gov.hk/chi/2021/08/20210828/20210828_193645_856.html?utm_source=dlvr.it&utm_medium=blogger

暫定下月中增外傭檢疫酒店

由下周一起,在印尼或菲律賓完成新冠疫苗接種並持認可接種紀錄的外籍家庭傭工可來港工作。勞工及福利局局長羅致光表示,可作外傭指定檢疫設施的第二間酒店暫定下月中加入,有關安排須循序漸進。   羅致光今日出席電台節目後會見傳媒時指,本港過去兩年外傭減少逾四萬,短缺非常嚴重。政府早前重整外防輸入措施,把海外不同地方重新分類為高、中、低風險組別,當時認為可加入條件,容許外傭在香港與當地政府訂立確認疫苗接種紀錄的程序後來港工作。   他說,政府會不斷觀察疫情發展和從高風險地區來港人士的染疫情況,以決定下一步安排,有需要時會再作調整。   目前,列為外傭指定檢疫設施的酒店僅有一間,房間共409個。羅致光表示,按以前平均每日約70名外傭來港計算,至少要有近1,500個房間才可滿足檢疫需求,政府暫定下月中提供多一間檢疫酒店,並會探討其他安排。 https://www.news.gov.hk/chi/2021/08/20210828/20210828_143019_843.html?utm_source=dlvr.it&utm_medium=blogger

特首賀王婷莛殘奧摘銅

香港乒乓球運動員王婷莛今日在東京2020殘疾人奧運會女子TT11級別單打賽事中為香港贏得銅牌,是中國香港代表隊在本屆殘奧會取得的首面獎牌,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向王婷莛致賀。   林鄭月娥表示,王婷莛首次登上殘奧會舞台就一鳴驚人,表現不遜於經驗豐富的強手,並為香港在本屆賽事贏得首面獎牌,令人欣喜和振奮。她深信,王婷莛憑藉堅定意志和出眾潛能,將繼續在體壇發光發亮。   林鄭月娥說,其他香港運動員在殘奧會過去幾天賽事中也全力以赴,值得鼓勵,她和市民會繼續透過觀看電視轉播支持香港運動員。   民政事務局局長徐英偉也向王婷莛致賀,讚揚王婷莛保持超卓水準,以熟練的技術取得佳績。   王婷莛目前在TT11級別亞洲排名第二,她於2019年國際智障人士運動聯會環球運動會曾奪得女子TT11級別單打銀牌。   為全力支持參與殘奧會的香港運動員,香港電台通過調配資源,派出兩隊攝製隊到日本殘奧現場直擊報道香港運動員的最新動態。除直播開幕禮和閉幕禮外,港台也直播不少於100小時比賽,包括香港運動員參與的賽事。   此外,港台每日製作兩小時殘奥精華片段,配以即時手語傳譯和中英文雙語廣播,並提供烏都語配音版本,又向本地其他電視台提供有關精華片段。   林鄭月娥讚賞港台為轉播殘奧會所作努力,認為此舉可讓更多市民為香港運動員打氣,延續社會支持體育發展的氣氛,且令更多人關注殘疾運動員。 https://www.news.gov.hk/chi/2021/08/20210828/20210828_125248_194.html?utm_source=dlvr.it&utm_medium=blogger

香港中成藥大灣區註冊審批簡化

廣東省藥品監督管理局公布簡化香港註冊傳統外用中成藥在粵港澳大灣區註冊及銷售的審批流程,食物及衞生局表示歡迎,特區政府會與內地有關當局保持聯繫,跟進落實多項有利大灣區中醫藥發展的措施。   根據廣東省藥監局公告,經香港中醫藥管理委員會批准註冊而在香港使用五年以上的傳統外用中成藥註冊持有人,可透過簡化流程向藥監局提交註冊申請,獲審批的中成藥可在大灣區銷售。   此前,內地和香港在規管中藥產品方面實行不同註冊制度,申請人須按兩地註冊要求分別提交註冊申請並獲註冊後,方可在該地銷售。新安排便利香港中成藥製造商開拓市場,長遠也為香港中成藥走出去創造優良條件。   食物及衞生局局長陳肇始表示,特區政府十分歡迎有關措施,感謝中央政府及廣東省有關當局支持香港中醫藥發展,特區政府會積極向香港中成藥業界推廣有關措施。 https://www.news.gov.hk/chi/2021/08/20210827/20210827_231252_907.html?utm_source=dlvr.it&utm_medium=blogger

鄧炳強:主腦人物有意危害國安

(可按這裏收看整個會見傳媒的手語翻譯短片。)   保安局局長鄧炳強表示,至今共有143人涉嫌違反《香港國安法》被捕、81人被控。他表示,隨法庭審理更多案件,市民會看到一些主腦人物有意危害國家安全,是有組織、類似「顏色革命」的犯罪行為。   近日一名人士因違反《香港國安法》被定罪,另有兩人承認勾結外國勢力罪名。   鄧炳強今日出席撲滅罪行委員會會議後會見傳媒時說,法庭審訊顯示,一名危害國家安全的主腦人物連同一名外國人以金錢誘使兩名被告勾結外國勢力,包括呼籲外國制裁香港。   案情也透露,主腦利用二人鼓動他人參與公眾活動,又透過他管控的媒體鼓動別人憎恨國家或特區政府。   鄧炳強說,法庭未來會審理多宗案件,市民將清楚看到2019年發生的事情並非單純有年輕人走出來發聲,而是有主腦人物有意危害國家安全,是有組織、類似「顏色革命」的犯罪行為。   另外,一個組織以籌得款項為涉及黑暴的被捕人士進行法律訴訟。鄧炳強指,留意到該組織宣布將會解散,卻仍呼籲他人捐出大額款項,質疑有關組織在解散前「撈油水」。   他指出,任何個人或組織如違反包括《香港國安法》在內的任何法律,執法部門定必盡力調查,證據充分便會拘捕及檢控相關人士。他又指,協助或教唆危害國家安全均屬違法,公眾切勿以身試法。   警務處處長日前發信要求一些外國或台灣政治組織的代理人交出活動、財務等資料。鄧炳強提醒,若收到信件的人士不依照信上所列時間回答問題,一經定罪,最高可被判罰十萬元及入獄六個月;若提供虛假資料,刑罰更可提高至入獄兩年。   本港上半年錄得罪案30,871宗,較去年同期下跌4.6%。鄧炳強認為,整體罪案情況改善,惟治安尚未回復黑暴前的水平。當局會持續提高市民守法意識,繼續防罪滅罪。 https://www.news.gov.hk/chi/2021/08/20210827/20210827_174630_096.html?utm_source=dlvr.it&utm_medium=blogger

增17宗輸入個案 15人為貨船船員

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表示,本港新增17宗2019冠狀病毒病輸入個案,其中15名患者為一艘由印尼抵達香港的貨船船員,其餘兩人由阿塞拜疆和立陶宛到港。   該艘名為Thor Monadic的貨船本月24日由印尼抵達香港水域,船上23名船員中,15人的檢測結果呈陽性並帶有L452R變異病毒株,其中一人本月20日出現咳嗽等病徵。該批船員進入香港水域後沒有登岸,確診船員會被送往醫院隔離治療。   貨船其餘船員須逗留船上檢疫,並須於檢疫期間接受檢測,個案的流行病學調查仍在進行。船隻營運人涉嫌向衞生署申請自由無疫通行證時提供虛假資料,該署正調查事件,並會就船隻營運人涉嫌違反《預防及控制疾病規例》向律政司尋求法律指引。   此外,衞生防護中心接獲一宗英國的確診個案通報,59歲女患者沒有病徵,本月15日離港前往英國,離港前兩日的檢測結果呈陰性,本月20日在英國接受檢測,結果則為陽性。   患者4月12日和5月3日在香港先後接種兩劑復必泰疫苗。中心繼續與英國衞生當局跟進個案和進行流行病學調查。患者於潛伏期曾居於薄扶林新麗閣A座,並於觀塘絲寶國際大廈28樓上班,兩地點均會被納入強制檢測公告。   中心並提醒與東涌逸東二邨美逸樓相關的指明人士,須於明日遵從強制檢測公告接受檢測。   過去14天,本港累計新增個案52宗,一宗屬源頭不明本地個案,一宗與輸入個案有流行病學關連,其餘為輸入個案。   政府設有專題網頁,提供2019冠狀病毒病的相關資訊及健康建議。 https://www.news.gov.hk/chi/2021/08/20210827/20210827_180617_059.html?utm_source=dlvr.it&utm_medium=blogger

承辦全運會對港意義重大

國務院同意廣東、香港、澳門承辦2025年第15屆全國運動會,民政事務局局長徐英偉形容此乃喜訊,對港意義重大,反映中央對香港發展、體育配套等有信心。   徐英偉今日在立法會會見傳媒時說,香港是體育盛事之都,啟德體育園2023年竣工,主場館可容納五萬觀眾、多用途室內體育館可容納一萬觀眾、公眾運動場則可容納五千觀眾,適合舉辦田徑項目。其他體育設施如單車館等也是理想比賽場地。   他感謝中央對香港的支持和信任,特區政府會與另外兩地相關部門磋商,共同辦好全運會。他希望香港強項例如單車和游泳賽事可在本港舉行。 https://www.news.gov.hk/chi/2021/08/20210827/20210827_151549_763.html?utm_source=dlvr.it&utm_medium=blogger

1977至79年出生者須換身份證

入境事務處宣布,1977、1978、1979年出生的香港居民須於9月20日至11月18日到智能身份證換領中心辦理換領新智能身份證手續。   換證安排適用於全港市民,不論是永久性居民或在本港就業、投資、居留或求學的非永久性居民,均須在指明期限內前往換證中心辦理換證手續。   合資格申請人可登入網站、使用入境處流動應用程式或致電24小時熱線2121 1234預約辦理換證手續。   入境處設有關愛安排,合資格申請人可攜同最多兩名65歲或以上親友和最多兩名殘疾人士一同換證。   查詢可致電熱線2824 6111。 https://www.news.gov.hk/chi/2021/08/20210827/20210827_125755_929.html?utm_source=dlvr.it&utm_medium=blogger

新冠疫苗累計接種逾728萬劑

2019冠狀病毒病疫苗接種計劃展開至今,政府已為參與計劃人士接種約7,287,800劑疫苗。其中,約4,031,800人已接種第一劑疫苗,約3,256,000人已接種第二劑疫苗。   在已接種第一劑疫苗的人士中,約1,491,500人接種科興疫苗,約2,540,300人接種復必泰疫苗;在已接種第二劑疫苗的人士中,約1,232,900人接種科興疫苗,約2,023,200人接種復必泰疫苗。   今日約有60,500人經計劃接種疫苗,接種第一劑和第二劑科興疫苗的人數分別約6,800人和11,200人,接種第一劑和第二劑復必泰疫苗的人數分別約16,800人和25,700人。   社區疫苗接種中心接種科興疫苗和復必泰疫苗的整體接種率均為97%。   同日約2,100人在網上預約接種第一劑和第二劑科興疫苗,約8,400人預約接種第一劑和第二劑復必泰疫苗。   截至今日凌晨,過去24小時有14宗送院個案。 https://www.news.gov.hk/chi/2021/08/20210826/20210826_222035_494.html?utm_source=dlvr.it&utm_medium=blogger

齊迎新學年 培育家國情

新的學年,有新的盼望。過去兩年,香港先後經歷社會動亂及新冠疫情,學校好不容易才能回復較為正常的狀態、有條件恢復面授課堂,相信各位同學、學校同工和家長都更加珍惜得來不易的上課機會。在新學年,教育局除了繼續支持學校做好各學科的教育工作之外,亦會加強推動價值觀教育及國民教育,培育同學成為有識見、負責任及愛國愛港的未來社會棟樑。   教育局會繼續以多重進路、互相配合方式,持續透過更新課程指引、發展學與教資源、提供教師培訓,以及組織學生活動等,協同學校同工落實相關教育工作。   推價值觀教育 促進全人發展   在價值觀教育方面,教育局向中小學提出一系列應首要培育學生的價值觀和態度,包括堅毅、尊重他人、責任感、國民身分認同、承擔精神、誠信和關愛;並配合社會轉變和學生需要,於2020年加入守法和同理心。學校也可依據其辦學理念、學校情境和學生需要,選擇其他正面價值觀和態度,作為推動價值觀教育的方向,促進學生全人發展。   在新學年,我們會繼續以感恩珍惜.積極樂觀作為主題,鼓勵學校於校內營造有利推動價值觀教育的正面學習氛圍。學校亦可靈活運用教育局每年提供的全方位學習津貼,或透過申請優質教育基金「我的行動承諾---感恩珍惜.積極樂觀」撥款計劃,獲取額外資源,推動與價值觀教育相關的學習活動。   國民教育由淺入深 融入國家發展大局   我們既是香港市民,也是國家的一分子。因此,同學應從小認識自己的國家,由淺入深,逐步了解、感受、認同及建構自己的國民身分,明白自己的定位,努力學習,未來為國家和香港社會作出貢獻。   《十四五規劃綱要》包括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部分,更設有港澳專章,與我們息息相關。教育局會加強包括《憲法》、《基本法》和國家安全教育在內的國民教育,增強學生的國家觀念及對「一國兩制」的正確認識,讓學生可在課堂內外全方位認識國家的歷史、文化、經濟、科技及政治體制等;同時加強本港學校和師生與內地對接交流,讓他們更好地了解國情及發展狀況,能夠把握當前及未來的發展機遇。   全方位國民教育 創設一站式平台    於今日發出的教育局通函中,我們整合了國民教育---活動策劃年曆,並提供學習活動建議,讓學校在新學年合適日子加強安排國民教育校本活動,加強培養學生的國民身分認同。這個年曆所列舉的日子,包括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紀念日、國慶日、國家憲法日、南京大屠殺死

69名學生獲頒香港卓越獎學金

教育局局長楊潤雄今日主持香港卓越獎學金計劃頒奬禮。69名本地學生獲選為第七屆獎學金得主,他們將入讀境外知名大學,其中55人升讀學士學位課程,14人升讀研究院課程。   楊潤雄致辭時表示,教育是培育年輕人成為有質素、對社會有承擔,同時具備國家觀念、香港情懷和國際視野的關鍵。獎學金計劃體現政府培養下一代的努力,他期望得獎者學成歸來後能善用所學知識和技能,貢獻社會。   766名申請人競逐本屆獎學金。得獎者在香港完成正規中學教育,包括修讀本地及非本地課程,他們升讀的學府除一流綜合大學外,也有世界級專科學院。   得獎者選修的學科遍及多個範疇,逾半選修科學、技術、工程和數學(STEM)相關課程,其他學科包括法律、文科、文化及表演藝術、醫學及健康科學、社會科學等。   截至8月26日的得獎者名單已上載獎學金計劃網頁;由於遴選程序仍在進行,其後或再有申請人獲頒獎學金。 https://www.news.gov.hk/chi/2021/08/20210826/20210826_180737_136.html?utm_source=dlvr.it&utm_medium=blogger

三項高層官員任命公布

政府今日公布三項高層官員任命,土木工程拓展署署長劉俊傑10月8日出任發展局常任秘書長(工務),接替即將展開退休前休假的林世雄。   政府產業署署長戴淑嬈9月2日出任郵政署長;香港電台副廣播處長馮建業9月13日出任政府產業署署長。   公務員事務局局長聶德權表示,劉俊傑是資深高級公務員,擁有豐富工務知識及經驗,領導和管理才能優秀;戴淑嬈和馮建業均為資深政務主任,領導和管理才能出色,他有信心三名官員能在新崗位為市民提供專業高效的服務。   此外,聶德權說林世雄過去35年一直盡忠職守,熱誠投入工作,在基建發展、增加土地供應措施和保育等範疇貢獻良多,他祝願林世雄退休生活充實愉快。 https://www.news.gov.hk/chi/2021/08/20210826/20210826_160449_905.html?utm_source=dlvr.it&utm_medium=blogger

已接種疫苗外傭下周一可來港

政府宣布,下周一起,在印尼或菲律賓完成新冠疫苗接種的外籍家庭傭工可從A組指明地區來港工作。他們須持有由該兩國相關當局確認的疫苗接種紀錄,並在抵港後於指定設施接受強制檢疫。    政府已與印尼和菲律賓政府訂定雙邊疫苗紀錄認可協議。所有在兩地完成疫苗接種的外傭登機來港時須出示由印尼或菲律賓當局發出的認可疫苗接種紀錄,任何其他格式的紀錄均不會接納。   外傭必須獲得香港入境事務處發出的有效外傭工作簽證,並持有預定起飛時間前72小時內採樣進行的聚合酶連鎖反應(PCR)核酸檢測陰性結果證明,和指定檢疫設施預訂房間的確認書,租住期為抵港當日起計不少於21晚。   政府現階段暫時提供一間酒店為指定檢疫設施,409個房間明日起供預訂。   政府提醒僱主和職業介紹所在成功預訂指定檢疫設施房間後,才為外傭訂購機票,並建議僱主在預訂機票和設施房間前確認外傭疫苗接種紀錄的真確性。   查詢可致電熱線2717 1771或透過電郵聯絡勞工處。 https://www.news.gov.hk/chi/2021/08/20210826/20210826_121014_456.html?utm_source=dlvr.it&utm_medium=blogger

多項支援措施延長 減企業壓力

鑑於2019冠狀病毒病持續影響經濟活動,政府今日公布延長豁免、寬減35類政府收費;額外注資350億元並延長中小企融資擔保計劃下百分百特別擔保產品申請期,協助企業解決資金周轉問題。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表示,雖然香港經濟今年逐漸重拾動力,但不少行業經營環境仍持續受疫情影響,政府有需要繼續給予支援,因此決定延長各項幫助企業和相關業界的措施和擔保產品,以減輕其成本和資金周轉壓力。   大部分豁免、寬減政府收費措施延期一年,10月1日開始實施,其餘措施會待現行豁免、寬減期屆滿後陸續生效。政府將於周五在憲報刊登相關附屬法例,下月提交立法會進行先訂立後審議程序。   延長豁免、寬減收費措施估計令政府減少共20.36億元收入。建造業議會建議延長豁免建造業工人註冊費用的措施也會經此立法程序同時落實,估計會令建造業議會減少約1,000萬元收入。   現時向政府物業合資格租戶、地政總署轄下合資格短期租約和豁免書提供75%租金或費用的寬減措施原定10月1日屆滿。政府會延長有關寬減措施六個月至明年3月31日,估計會令政府減少共13.76億元收入。在此期間,因應政府要求而須關閉處所的租戶可繼續在關閉期間獲得全額租金豁免。   政府也會將中小企融資擔保計劃下百分百特別擔保產品的申請期延長六個月至明年6月30日。政府會尋求立法會財務委員會批准,向計劃提供額外350億元財政承擔額;政府在計劃下提供的總承擔額因而增至2,180億元。 https://www.news.gov.hk/chi/2021/08/20210825/20210825_220018_762.html?utm_source=dlvr.it&utm_medium=blogger

政府持之以恆覓地建屋

運輸及房屋局局長陳帆表示,明白市民關注公屋輪候時間長、樓價租金高企等問題,政府一直以最大決心,持之以恆覓地建屋。政府已覓得330公頃土地興建316,000個公營房屋單位,可滿足未來十年需求。   陳帆在立法會回應議員梁美芬的提問時說,積極覓地建屋是增加房屋供應的最根本方法。   他指,該330公頃土地可滿足未來十年約301,000個公營房屋單位的需求,其中約三成半單位供應來自新發展區和大型發展項目、約四成來自改劃用地,其餘來自包括棕地在內的其他項目,反映政府多管齊下的土地供應策略初見成果。   未來十年的公營房屋供應中,三分二會於十年期較後時間落成,政府定必堅持努力,絕不鬆懈,克服困難和變數。   至於房屋委員會公共屋邨全面結構勘察計劃進度,陳帆指房委會在第二輪勘察計劃下已完成11個公共屋邨的勘察工程,涵蓋90幢樓宇、約42,000個公屋單位。房委會已增撥資源加快工作,預計2032年前可分階段完成第二輪勘察計劃。   對於重建公共屋邨,他指房委會按樓宇結構狀況、修葺工程的成本效益、屋邨附近有否合適的遷置資源,以及原址重建潛力,謹慎考慮是否重建個別屋邨。房委會會積極檢視在現有公共屋邨範圍或鄰近空置土地加建公營房屋是否可行,若其適合用作重建高齡公共屋邨的遷置資源,會與上述重建原則一併考慮。   陳帆指出,重建公共屋邨長遠而言或可增加公屋供應,惟需時甚久,且往往要在項目較後甚至最後階段才能提供額外單位。此外,由於重建公屋須動用大量單位安置受影響居民,令公屋供應即時減少,延長等待上樓家庭的輪候時間。   他認為,劏房戶等輪候公屋人士的住屋需要遠較公屋現有住戶迫切,故當局必須兼顧長遠規劃和輪候人士需要,在切實可行的情況下考慮有序重建個別公共屋邨。   他重申,政府有決心解決房屋問題,在新房屋供應仍未完全到位時,政府會推行措施紓緩居住環境惡劣或長時間輪候公屋人士面對的困難,包括興建過渡性房屋。 https://www.news.gov.hk/chi/2021/08/20210825/20210825_163620_932.html?utm_source=dlvr.it&utm_medium=blogger

政府修例配合不停車繳費系統推行

配合各政府收費隧道和青沙管制區由明年底起陸續推行不停車繳費系統,政府安排《道路交通(繳費貼)規例》本周五刊憲,為發出和規管繳費貼提供法律依據。   不停車繳費系統利用科技,通過讀取貼於車輛擋風玻璃上、配有無線射頻識別技術的繳費貼,偵測有關車輛使用政府收費隧道和青沙管制區。   政府會設「車輛貼」和「車種貼」兩款繳費裝置,以供選擇。其中「車輛貼」只供指定車輛使用,某一車輛獲發的第一張「車輛貼」費用全免,而「車種貼」則按車種分類。   規例就發出「車輛貼」及「車種貼」訂定條文,並訂明繳費貼的使用要求,包括每輛汽車只可使用一個適當的繳費貼,相關人士須按照規例規定妥善張貼繳費貼等。   當局計劃由明年年中開始向車主發出「車輛貼」,並會通過指定服務途徑讓公眾購買「車種貼」。   運輸及房屋局局長並就《2021年不停車繳費(雜項修訂)條例》的第九部制定生效日期公告,由11月1日開始,當車輛負責人辦理與車輛有關的申請時,運輸署可收集其電郵地址或流動電話號碼,以便當局以電子方式發出隧道費繳費通知。   規例和生效日期公告下周三提交立法會,進行先訂立後審議程序。 https://www.news.gov.hk/chi/2021/08/20210825/20210825_140938_479.html?utm_source=dlvr.it&utm_medium=blogger

古蹟周遊樂暨巡迴展覽下月展開

2021古蹟周遊樂暨巡迴展覽下月至12月舉行,11個政府歷史建築活化項目將提供免費導賞團。   其中,古蹟周遊樂下月1日至10月31日舉行,參與的歷史建築包括第一至第三期活化歷史建築伙伴計劃下十個項目,以及保育中環措施下的元創方。活動期間會有免費導賞團,名額先到先得。公眾也可於開放時間到訪,收集設計獨特的紀念蓋印。   發展局文物保育專員辦事處表示,有關政府歷史建築活化項目彰顯政府與非牟利機構合作的保育成果,其中不少更獲得聯合國教育、科學及文化組織亞太區文化遺產保護獎獎項。公眾可參觀和欣賞橫跨不同時代的歷史瑰寶,了解其歷史和建築特色。   至於巡迴展覽,則於下月1日至12月31日在多個政府場地、公共圖書館、博物館和商場舉行。   查詢可致電2906 1559。 https://www.news.gov.hk/chi/2021/08/20210825/20210825_140556_293.html?utm_source=dlvr.it&utm_medium=blogger

推出離岸A股指數期貨具戰略意義

我非常高興能參與周一的宣講會,從中央代表團就有關十四五規劃的精彩分享中獲益良多,感受甚深。   十四五規劃是中央政府深入研判國內外最新形勢,為了向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邁進而提出的宏偉藍圖。本着對香港的關懷之心,中央政府在規劃內對香港的發展前景指明了道路,給我們的未來帶來了無限機遇。感謝這次中央派團來港向各界宣講十四五規劃,讓我們對國家的最新戰略,包括雙循環新發展格局及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有更深刻透徹的了解。在行政長官帶領下,我將與各位特區政府官員一道,以實際政策及行動,抓住內地騰飛為香港帶來的歷史機遇,在「一國兩制」下繼續發揮香港的獨有優勢,為國家作出應有貢獻。   在金融發展方面,香港將擔當好國家的國際金融中心這重要戰略角色。《十四五規劃綱要》明確了香港在國家整體發展中的重要功能定位,其中與金融業發展相關的包括支持香港提升國際金融中心地位、強化全球離岸人民幣業務樞紐功能、國際資產管理中心及風險管理中心功能,以及深化並擴大內地與香港金融市場互聯互通。我們定當不負中央期望和支持,未來不斷努力奮進,將香港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推上一個新台階。   中央和各部委過去不斷推出實際政策支持香港的金融發展。香港最近即將推出獲內地正式授權的離岸A股指數期貨,是對香港資本市場的一個重大利好消息,也極具戰略意義:   充分發揮監管協作優勢   將推出的指數期貨以在岸A股為標的,交易及結算則根據香港衍生品市場的監管及營運規則於離岸市場進行。這種跨境標的、離岸交易模式必須要兩地監管機構在高度互信的前提下建立合作機制,通過信息交換和監管執法協作,共同維護兩地市場安全平穩運行。兩地證監會於2017年簽訂有關期貨事宜的監管及執法合作備忘錄,正好為這次推出離岸A股指數期貨的合作打好了基礎。從宏觀的角度看,香港正是充分利用了「一國兩制」下的獨有地位,以靠近國際標準的監管規則營運市場,並發揮與內地在監管協作上的優勢,得到中央信任推出這新產品。   鞏固香港離岸金融樞紐地位   經過歷年來的不斷拓展延伸,香港已經逐步成為了國際市場參與者投資中國的一站式離岸金融樞紐。目前在港上市的中資企業超過1,350家,市值近37萬億港元,是中資企業離岸交易的主要定價市場。自滬港通於2014年推出以來,金融互聯互通項目拓展延伸至包括深圳A股市場、內地債券市場,去年底亦加入內地科創板股票及在港上市未有

新冠疫苗累計接種逾717萬劑

2019冠狀病毒病疫苗接種計劃展開至今,政府已為參與計劃人士接種約7,170,800劑疫苗。其中,約3,983,100人已接種第一劑疫苗,約3,187,700人已接種第二劑疫苗。   在已接種第一劑疫苗的人士中,約1,478,500人接種科興疫苗,約2,504,700人接種復必泰疫苗;在已接種第二劑疫苗的人士中,約1,212,000人接種科興疫苗,約1,975,700人接種復必泰疫苗。   今日約有56,900人經計劃接種疫苗,接種第一劑和第二劑科興疫苗的人數分別約6,900人和9,400人,接種第一劑和第二劑復必泰疫苗的人數分別約20,300人和20,400人。   社區疫苗接種中心接種科興疫苗和復必泰疫苗的整體接種率均約97%。   同日約2,200人在網上預約接種第一劑和第二劑科興疫苗,約9,300人預約接種第一劑和第二劑復必泰疫苗。   截至今日凌晨,過去24小時有17宗送院個案。 https://www.news.gov.hk/chi/2021/08/20210824/20210824_215941_742.html?utm_source=dlvr.it&utm_medium=blogger

特首探望在政府實習殘疾學生

患有脊髓肌肉萎縮症、在香港大學就讀學士學位課程的周佩珊參加公務員事務局的短期實習計劃,獲安排在勞工處展能就業科香港區辦事處工作。行政長官林鄭月娥今日到周佩珊的工作地點,問候其近況。   林鄭月娥與周佩珊交談,欣悉對方近年在藥物支援下身體情況改善,且十分喜歡實習期間的工作,更希望將來投考公務員。   林鄭月娥表示,周佩珊雖身患惡疾,但一直保持積極人生態度,繼考入香港大學後,現正計劃投入職場,其堅毅意志令人敬佩;政府十分重視殘疾人士福祉,會繼續推行各項措施,促進他們就業,在不同崗位貢獻社會。   她又說,政府積極推動展能運動,讓殘疾人士透過體育運動發揮所長。東京2020殘疾人奧運會今晚開幕,香港派出24名運動員參加八個項目賽事。香港的展能運動員過去在殘奧會成績輝煌,她鼓勵市民支持奧運健兒爭取佳績。   公務員事務局2016年起推出為殘疾學生而設的短期實習計劃。計劃加入訓練元素,實習生派駐的部門會提供適當訓練和講解;每名實習生會獲配對一名有相當工作經驗的同事擔任其導師,公務員可藉此了解同學的天賦和潛能。   今年有58名殘疾大專學生參與實習計劃。周佩珊在勞工處負責協助展能就業科就業顧問為殘疾人士尋找工作和製作宣傳資料。 https://www.news.gov.hk/chi/2021/08/20210824/20210824_202829_985.html?utm_source=dlvr.it&utm_medium=blogger

完善規管 確保電影無損國家安全

(可按這裏收看整個會見傳媒的手語翻譯短片。)   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邱騰華表示,政府建議修訂《電影檢查條例》,明文規定檢查員須考慮影片上映會否不利於國家安全。法案周五刊憲,下周三提交立法會首讀和二讀。   邱騰華今日會見傳媒時說,行政長官會同行政會議通過向立法會提交《2021年電影檢查(修訂)條例草案》,完善電影檢查規管制度,確保更有效履行《香港國安法》規定的維護國家安全責任。   他指,擬議修訂提供明確法定依據,讓檢查員作出決定時充分考慮國家安全因素;賦權政務司司長如認為上映某些影片會不利於國家安全,可指示電影檢查監督撤銷該影片的核准證明書或豁免證明書。   此外,如電影檢查監督認為影片上映可能不利於國家安全而需要更多時間作出決定,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可延長檢查員就每部影片作出決定的時限,每次不多於28天,以期讓檢查員有足夠時間詳細、審慎研究,以及諮詢法律意見。   邱騰華又指,現行法例設上訴機制,相關人士若不同意監督或檢查員的決定,可通過審核委員會上訴。修訂將訂明,如上訴個案涉及國家安全事務,審核委員會不會處理。   其他修訂包括對上映未獲豁免或核准的影片施加較重罰則,最高刑罰提高至監禁三年、罰款100萬元。 https://www.news.gov.hk/chi/2021/08/20210824/20210824_161009_602.html?utm_source=dlvr.it&utm_medium=blogger

確診個案增七宗 全屬外地輸入

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表示,本港新增七宗2019冠狀病毒病確診個案,均為外地輸入,患者由立陶宛、巴基斯坦和土耳其抵港。   由於星期日從阿拉伯聯合酋長國迪拜和泰國曼谷飛抵香港的阿聯酋航空EK384航班五名乘客經抵港檢測確診,衞生署禁止該航空公司客機今日至下月6日從迪拜和曼谷着陸香港。   此外,衞生防護中心提醒與上環海景大廈和荃灣寶石大廈第1座相關的指明人士,明日須遵從強制檢測公告接受檢測。   過去14天,本港累計新增個案47宗,一宗屬源頭不明本地個案,一宗與輸入個案有流行病學關連,其餘為輸入個案。   政府設有專題網頁,提供2019冠狀病毒病的相關資訊及健康建議。 https://www.news.gov.hk/chi/2021/08/20210824/20210824_141902_434.html?utm_source=dlvr.it&utm_medium=blogger

疫苗即日籌將擴至年滿12歲學生

(可按這裏收看整個會見傳媒的手語翻譯短片。)   行政長官林鄭月娥表示,防疫工作目前仍是重中之重,政府會繼續推動新冠疫苗接種,疫苗即日籌安排稍後將擴展至12歲或以上學生。她並呼籲企業僱主要求所有員工接種疫苗,否則須定期自費接受病毒檢測。   林鄭月娥今日出席行政會議前會見傳媒時指,截至昨晚,本港新冠疫苗累計接種逾711萬劑,約395萬人已接種首劑疫苗,佔合資格人口58.7%。有關比率仍未達到可為本港建立免疫屏障的水平,而且升幅正在收窄。   此外,近日接種首劑疫苗的人數跌至每日不足三萬,每日在網上預約接種疫苗的人數也僅一萬左右,兩者均有下跌趨勢。   林鄭月娥重申,接種疫苗現時仍是最重要的個人防護措施,全城應目標一致,在不同年齡層推動接種,其中一個為20歲以下人士。   隨着下月開學,政府希望更多適齡學生在家長支持和學校安排下接種疫苗。當局稍後會公布,擴展疫苗即日籌安排至涵蓋年滿12歲學生,讓他們無須預約便可到社區疫苗接種中心接種疫苗。   另一個政府會多作推廣的目標年齡層為70歲以上長者,林鄭月娥建議為人子女者協助父母接受疫苗接種。   至於上班一族,林鄭月娥說,這些人士每日乘坐交通工具,部分職業的從業員更與他人有頻密接觸,政府因此極力催促他們接種疫苗。她強烈呼籲企業僱主效法政府,要求所有員工接種疫苗;如員工不適宜或拒絕接種,則須定期自費接受檢測。   https://www.news.gov.hk/chi/2021/08/20210824/20210824_103507_425.html?utm_source=dlvr.it&utm_medium=blogger

已接種疫苗外傭來港安排本周公布

(可按這裏收看整個會見傳媒的手語翻譯短片。)   行政長官林鄭月娥表示,政府已與菲律賓、印尼商討確認外籍家庭傭工當地接種疫苗紀錄的方法,以便安排他們來港工作,本周內公布詳情。外傭抵港後須在特定檢疫酒店接受21天檢疫,方可到僱主居所工作。   林鄭月娥今日出席行政會議前會見傳媒時說,疫情期間,很多外傭回國後難以再來港工作,在港的外傭數目因而減少數萬人。   她指,政府須安排外傭分批有序來港,避免他們同一時間入境,對本港醫療系統造成壓力。有關安排既可滿足僱主聘請外傭的急切需求,也不會對本港防疫工作構成太大風險。   這些外傭須在本港特定檢疫酒店預訂21天房間作檢疫後,才可登機來港。政府目前已覓得一間特定檢疫酒店,將提供約400間房間,希望能安排第二間。   林鄭月娥強調,若同時提供多間特定檢疫酒店供外傭預訂,便不符合安排外傭逐步有序來港的原則,她希望已聘請外傭的僱主諒解。 https://www.news.gov.hk/chi/2021/08/20210824/20210824_103357_516.html?utm_source=dlvr.it&utm_medium=blogger

全新學生精神健康資訊網站推出

教育局推出全新「校園.好精神」一站式學生精神健康資訊網站,提供有關提升學生精神健康的多元化資訊。   局方今日向全港公營中、小學發出信函介紹新網站,並促請學校在新學年繼續透過普及性、選擇性、針對性三個層面推行合適活動,促進學生精神健康和加強支援有精神健康需要的學生。   教育局表示,非常關注學生在學習和情緒上所需的支援;2019冠狀病毒病疫情期間,局方持續與學校合作,助學生在疫境中成長,變得更強。當局期望新網站進一步方便師生、家長和公眾選取合適的資源和策略,關顧學生精神健康,協助他們投入校園生活,建構關愛校園。   「校園.好精神」首頁設有焦點項目、常用資源或指引的快速連結,並有宣揚正向信息的「每天好精神」語錄,為校園注入正能量,期望學生積極度過每一天。   網站「普及性層面的推廣」分頁載有心理教育短片、專題文章、電子海報、小冊子、教材套等。「選擇性層面的及早識別」和「針對性層面的支援」分頁則分別載有及早識別有需要學生和支援有精神病患學生的資訊。   其他資訊包括為教師而設的精神健康專業發展課程資料、講座筆記;局方為學校提供的支援項目詳情也可在網站找到。 https://www.news.gov.hk/chi/2021/08/20210823/20210823_163714_347.html?utm_source=dlvr.it&utm_medium=blogger

李天柱任航空學院總裁無利益衝突

對於民航處前處長李天柱在管制期內出任國際航空學院行政總裁,公務員事務局局長聶德權表示,有關申請經機制審批,其間有獨立諮詢委員會提供意見,絕無利益衝突或延後利益。   聶德權今日在立法會出席會議後會見傳媒,被問及李天柱出任國際航空學院行政總裁事宜。他說,首長級公務員離任後有12個月禁制期,再有兩年管制期,李天柱是在管制期內就該工作提出申請。   按照離任公務員就職安排機制,公務員事務局會徵詢相關政策局和部門意見,並獲離職公務員就業申請諮詢委員會意見後才審批申請。   他說,設立國際航空學院之議源於2016年施政報告,學院隸屬機場管理局,而機管局是法定機構。就本質而言,離開政府後到學院工作與任職於私人企業的情況不同。此外,當局最主要考慮因素是人才需要,而學院乃為培訓空域管理人才,具有公眾利益性質。   聶德權提到,李天柱出任民航處處長期間,曾以機管局董事局成員的當然身分討論成立學院,李天柱當時是代表政府參與,旨在反映政府意見,但就討論學院招聘或有關薪酬而言,李天柱並沒參與其中。 https://www.news.gov.hk/chi/2021/08/20210823/20210823_152931_026.html?utm_source=dlvr.it&utm_medium=blogger

本港增五宗新型肺炎輸入個案

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表示,本港新增五宗2019冠狀病毒病確診個案,均為外地輸入,患者由尼日利亞、巴基斯坦、印尼、土耳其和美國抵港。   過去14天,本港累計新增個案44宗,一宗屬源頭不明本地個案,一宗與輸入個案有流行病學關連,其餘為輸入個案。   政府設有專題網頁,提供2019冠狀病毒病的相關資訊及健康建議。 https://www.news.gov.hk/chi/2021/08/20210823/20210823_141829_672.html?utm_source=dlvr.it&utm_medium=blogger

十四五規劃機遇千載難逢

尊敬的駱惠寧主任(中央人民政府駐香港特別行政區聯絡辦公室主任)、黃柳權主任(國務院港澳事務辦公室副主任)、各位宣講團成員、各位嘉賓、各位同事:   大家早上好!歡迎大家出席今天由香港特區政府主辦有關國家十四五規劃的宣講會,我要首先感謝中央對宣講會的重視,安排了國務院港澳辦副主任黃柳權帶領宣講團訪港。宣講團的成員來自國務院港澳辦、國家發改委(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科技部、中國人民銀行金融研究所,以及國務院新聞辦港澳台新聞局,令宣講的內容可以涵蓋多個重要範疇;我也要感謝發改委副主任寧吉喆通過視頻為我們介紹,更要感謝中聯辦主任駱惠寧親自出席並發表講話。今天的宣講會全程通過政府新聞處和香港電台電視31、32台直播,讓更多特區政府同事和業界,以至廣大香港市民認識國家的最新規劃,並了解香港可以如何通過自身優勢,融入國家發展大局。   《十四五規劃綱要》中直接涉港的部分,包括第61章《保持香港、澳門長期繁榮穩定》或我們形容為港澳專章的部分,和第31章《深入實施區域重大策略》有關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部分。這兩部分的表述充分體現中央對香港特區的支持,對港人福祉的重視。   在經濟發展方面,《十四五規劃綱要》一如既往支持香港提升國際金融、航運、貿易中心地位;強化香港作為全球離岸人民幣業務樞紐、國際資產管理中心及風險管理中心;支持香港建設亞太區國際法律及解決爭議服務中心;支持香港服務業向高端高增值方向發展。此外,《十四五規劃綱要》加入了支持香港提升國際航空樞紐地位、支持香港建設國際創新科技中心和區域知識產權貿易中心,以及支持香港發展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特區政府對這些支持香港鞏固提升競爭優勢的表述,尤其是四個新增的中心深感鼓舞。自公布以來,各界反應十分正面,並向特區政府提出了不少可達致發展目標的具體建議。   在民生方面,《十四五規劃綱要》提出加強內地與香港各領域交流合作,完善便利香港居民在內地發展和生活居住的政策措施。事實上,過去幾年,按着國家主席習近平在2017年7月視察香港時重要講話中,提出「研究出台便利香港同胞在內地學習、就業、生活的具體措施,為香港同胞到廣闊的祖國內地發展提供更多機會」,不同部委已先後落實多項便利港人的措施。   在建設粵港澳大灣區方面,《十四五規劃綱要》提出不少亮點,包括加強粵港產學研協同發展、完善廣深港科技創新走廊和深港河套、便利創新要素

荃灣受限區無發現確診個案

政府表示,荃灣指明受限區域的限制與檢測宣告和執法行動完成,約570人接受2019冠狀病毒檢測,沒有發現確診個案。   政府昨晚將沙咀道328號寶石大廈第1座列為受限區域,限制區域內人士留在其處所並接受強制檢測。   當局並發出強制檢測公告,上月30日至昨日曾身處有關大廈超過兩小時者,即使宣告生效時不在受限區域內,也須在明日或之前接受強制檢測。   強制檢測行動上午約6時45分完成,政府隨後在受限區域執法,檢查約275名受檢人士的檢測報告,其中一人因未接受強制檢測而收到強制檢測令。   此外,政府派員到訪區域內約200戶,八戶無人應門,當局會跟進。 https://www.news.gov.hk/chi/2021/08/20210823/20210823_113137_344.html?utm_source=dlvr.it&utm_medium=blogger

荃灣劃受限區域

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正調查一宗涉及L452R變異病毒株的2019冠狀病毒病輸入個案,荃灣沙咀道328號寶石大廈第1座居民須接受強制檢測。   防護中心表示,56歲男患者本月15日前往杜拜,三日後乘搭EK384航班返港。他於本月14日出發前接受的檢測結果呈陰性,抵港時在機場臨時樣本採集中心抽取的樣本經檢測亦屬呈陰性,但周五在指定檢疫酒店採集的樣本檢測結果卻呈陽性,衞生署公共衞生化驗服務處檢測顯示患者帶有L452R變異病毒株。   患者沒有病徵,過去21天曾在港居住。為審慎起見,政府對患者所住的寶石大廈第1座作出限制與檢測宣告,列為受限區域,晚上7時生效,受檢人士須留在其處所並接受核酸檢測。當局的目標是在明日早上約7時完成行動。   受限區域內人士如已在周五至今日接受檢測,並能出示檢測結果電話短信或相關證明,則無須再次接受檢測。上述大廈所有住客均須於公布確診個案當日起計第3、7、12和19日接受強制檢測。   患者在潛伏期到訪過的地點也會納入強制檢測公告,曾於指定時間在相關地點逗留的指定人士須於指明日期或之前接受強制檢測。   防護中心調查顯示,患者先後於3月20日和5月1日在香港接種兩劑科興疫苗。患者上月12日抽取的血液樣本對新冠病毒刺突蛋白抗體呈陽性;相關流行病學調查和個案追蹤仍在進行。 https://www.news.gov.hk/chi/2021/08/20210822/20210822_200611_173.html?utm_source=dlvr.it&utm_medium=blogger

研加快建屋速度 盡量壓縮程序

行政長官林鄭月娥表示,政府已覓得330公頃土地,在未來十年興建約31萬個公營房屋單位,當前要務是加快建屋速度,規劃和收地程序也要盡量壓縮。    《2021年施政報告》10月6日發表,林鄭月娥今日出席公眾諮詢會聆聽公眾建議。她在回應房屋土地問題時說,政府以多管齊下方式增加土地供應, 包括填海、徵收新界棕地、引用《收回土地條例》收回私人土地、推出土地共享先導計劃、舊區重建等。   房屋政策方面,現屆政府已將公私營房屋比例增至七比三,七成房屋土地會發展公營房屋,滿足市民住屋需要。至於置業階梯,目前仍以居屋為主流,但也有價錢較便宜的綠置居,和供較高收入人士購買的港人首次置業先導項目單位。   她預計,透過明日大嶼填海、新界北發展、釋放私人發展商的農地和發展濕地緩衝區,香港將有足夠土地供應,目前當局需要做的是加快發展速度,盡量壓縮規劃、收地和建屋程序。   施政報告公眾諮詢7月展開,林鄭月娥至今主持了25場諮詢會,聽取多個界別持份者的意見。今日舉行的諮詢會共有過百名市民,包括少數族裔人士到西九文化區戲曲中心演講廳或在網上參與。   https://www.news.gov.hk/chi/2021/08/20210822/20210822_150029_970.html?utm_source=dlvr.it&utm_medium=blogger

公共房屋減貧成效顯著

上兩個星期網誌的討論基本上沒有涉及扶貧政策,亦沒有與政府扶貧政策有任何直接關係。今天討論的再分配政策才與扶貧有關。   上星期網誌的主題是影響收入分配的政策,今天的主題是收入再分配。同樣地,由於有關政策涉及了多個政策範圍,作為勞工及福利局局長,我只應公開討論由勞福局負責的部分,就其他政策範圍,我亦只應點到即止。收入再分配必然涉及兩個過程,即從社會上抽取資源(即課稅),然後再將有關資源再分配給社會人士(即福利轉移)。前者屬財政司司長與財經事務及庫務局的政策範圍;後者則涉及多個政策範圍,最主要包括教育、醫療、房屋及社會福利等1。   我不會在此討論稅收政策,不過我可以推介上世紀宏觀經濟學家Arthur Okun (1975)的《Equality and Efficiency: The Big Tradeoff》2,看到布魯金斯學會(Brookings Institution)於2015年重新發行此著作,便可知其劃時代意義及重要性。另外一份倡議減低貧富懸殊的非政府機構都會參考的,便是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2015)的《In It Together: Why Less Inequality Benefits All》。   收入再分配政策對堅尼系數的影響   在8月8日的網誌所提到的香港堅尼系數,是可用來評估收入再分配政策對收入不均的影響。現重複列出其中一個表:   從表一所見:   ‧ 透過稅收所減低的收入不均情況,由2001至2016年,堅尼系數的減幅由0.010至0.016不等。這15年間的入息稅的變化不大,高收入人士所面對的標準稅率315%基本上沒有變化;   ‧ 透過福利轉移所減低的收入不均情況,由2001至2016年,堅尼系數的減幅由0.045至0.051不等。福利轉移對堅尼系數的影響明顯較稅收的影響為高,約為三至四倍;   ‧ 以堅尼系數來反映第一至第四屆政府的福利轉移政策來看,第一至第三屆政府的政策基本上效果沒有分別,不過第四屆政府的福利轉移政策便有較明顯的變化,堅尼系數的減幅,由0.046增加至0.051。政府於教育、醫療及社會福利的實際經常性開支由2011至12年度的1,373.5億元,增加至2016至17年度的1,975.9億元,即增幅為43.9%。就第五屆(即現屆)政府的首四年政府的福利轉移政策對堅尼系數的影響

十四五規劃為港發展提供清晰路徑

本地經濟呈逐步好轉的跡象。繼早前公布第二季經濟增長7.6%、並上調全年增長預測至5.5%至6.5%後,上周公布最新的失業率亦回落到5%,相較於今年初的7.2%,已累計回落了2.2個百分點。就業不足率亦由今年初的4%,回落至最新的2.4%。   不同行業的就業情況也見改善。與消費及旅遊相關行業(即零售、住宿及膳食服務業)合計的失業率由年初11%的高峰回落到現時的7.6%,當中餐飲服務業的失業率下跌1.4個百分點至8.6%,遠低於年初14.7%的高位。同時,建造業和藝術、娛樂及康樂活動業的失業率亦明顯回落。   值得注意的是,即使各行業的就業情況逐步好轉,但仍未完全恢復至去年初疫情爆發前的水平。以零售、住宿及膳食服務業為例,目前相關行業的失業率仍較疫情前5.2%水平高逾兩個百分點。我們預期,隨着消費券的效應在8月份開始呈現,進一步拉動私人消費增長,將帶動相關行業的就業情況進一步改善。   然而,目前經濟以至就業市場的改善勢態能否持續,還視乎疫情的變化以及防疫控疫工作的成效。接種疫苗除了為自己、家人和朋友提供更好保護,也是為香港經濟復蘇提供更穩固的基礎。   國家經濟持續穩步向前並朝高質量發展,為香港提供了繁榮發展的最有力支撐。國家的經濟體量龐大,不斷努力創新和發展科技,加上持續改革開放,為企業與商品開闢了更多新市場和新需求,創造了更多商業發展及品牌打造的機遇,令香港的經濟可朝更多元和豐富的方向發展。然而,這樣並不代表我們會放慢在金融業的推動力度。金融服務業是香港經濟的最強環節,在此我們仍然要走在最前沿,不斷的自我突破、自我超越,鞏固香港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在這方面,我們是按「總體籌劃、穩步推進」的策略來發展的。   香港國際金融中心的優勢在於巨大的市場需求,加上我們整個金融服務業的配套全面和齊備,從資金、項目、產品到人才,整個產業鏈都十分高效和專業,帶動良性的循環,進一步吸引資金、人才與企業等要素在香港匯聚。   事實上,多項數據都反映着香港的優勢與效率。今年上半年本港銀行體系的總存款額超過15萬億港元,比去年底增加約5%,如果單計港元的存款更增加近8%。在港管理的資產規模亦進一步增加。截至去年底,香港資產及財富管理業務所管理的資產規模,按年上升21%,增加到近35萬億港元。香港是亞洲最大的對沖基金基地,同時亦是緊接內地第二大的私募基金基地。至於

斗室匯人才

斗室之內,人才匯聚。位於科學園的創新斗室今年正式啟用,提供逾500個住宿單位,塑造智慧生活和創新協作社區,吸納創科人才,同時促進互動交流,推動本港科研發展。   滿足需要 適應生活   姜琪去年年底隻身由內地來港發展,在位於科學園的納米及先進材料研發院任職工程師,負責材料研發。   來港工作初期,人生路不熟,姜琪經同事介紹,以每月約9,000元租住酒店,後來創新斗室啟用,他毫不猶豫遷入,單人房月租約7,000元。   「最初租住酒店,只因不少同事也住在那裏。創新斗室租金相宜,且鄰近辦公室,所以我和同事一起到這裏展開新生活。」   同事也是鄰居,姜琪說有助適應香港的生活。   「剛到香港不久,朋友不多,幸得同事幫助,現在同住創新斗室,閒時更可一起做飯。健身中心就在我所住的樓層,我能時常與朋友一起運動。」   四類單位 租金相宜   創新斗室樓高17層,由418個以高性能物料製造的組件組裝而成,是香港首幢以組裝合成建築法興建的高樓層建築,可說本港建築界的現代化典範。   大樓提供逾500個住宿單位,供科學園園區公司創辦人、內地及海外員工,以及到訪的學者和科技專才租住,租金水平約為市值租金六成,租約最長一年。   單位分四類,包括單人房、雙人房、套房和THE POWERHUB,滿足創科人的個人、家庭或工作需要。   其中,THE POWERHUB設八個開放式單人宿位和一個獨立工作空間,適合團隊進駐,齊心完成科研等工作項目。   空間共享 促進交流   創新斗室並融入科技,讓住客體驗智慧生活,又設約三萬平方呎公共空間,包括會議室、閱讀空間、健身中心等,吸引不少創科人入住。   來自英國的Henry Adenusi在園區一間科研公司任職研究員,租住創新斗室單人房。   「無論閱讀、做飯以至健身,我有很多機會與其他住客接觸。」   創新斗室更提供各類興趣消閒活動,促進住客交流,Henry認為有助激發創造力。   「能認識不同背景的人,很有意思。他們在不同公司工作,這也有助我拓展人脈。」   匯聚四海 推動科研   香港科技園公司首席項目總監黃煜新相信,創新斗室有助園區企業、科研機構吸納新僱員和留住人才,更期望塑造一個智慧生活和匯聚創新協作的社區,推動科研發展。   「我們希望這項目成為現代版72家

新冠疫苗接種劑次破700萬

2019冠狀病毒病疫苗接種計劃展開至今,政府已為參與計劃人士接種約7,003,800劑疫苗。其中,約3,906,900人已接種第一劑疫苗,約3,096,900人已接種第二劑疫苗。   在已接種第一劑疫苗的人士中,約1,460 500人接種科興疫苗,約2,446,400人接種復必泰疫苗;在已接種第二劑疫苗的人士中,約1,185,400人接種科興疫苗,約1,911,500人接種復必泰疫苗。   今日約有59,500人經計劃接種疫苗,接種第一劑和第二劑科興疫苗的人數分別約6,100人和9,800人,接種第一劑和第二劑復必泰疫苗的人數分別約15,900人和27,700人。   社區疫苗接種中心接種科興疫苗和復必泰疫苗的整體接種率分別約97%和98%。   同日約2,200人在網上預約接種第一劑和第二劑科興疫苗,約8,000人預約接種第一劑和第二劑復必泰疫苗。   截至今日凌晨,過去24小時有12宗送院個案。 https://www.news.gov.hk/chi/2021/08/20210821/20210821_220159_222.html?utm_source=dlvr.it&utm_medium=blogger

新型肺炎輸入個案增三宗

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表示,本港新增三宗2019冠狀病毒病確診個案,均為外地輸入,患者由哈薩克斯坦、委內瑞拉和尼日利亞抵港。   過去14天,本港累計新增個案45宗,一宗屬源頭不明本地個案,一宗與輸入個案有流行病學關連,其餘為輸入個案。   政府設有專題網頁,提供2019冠狀病毒病的相關資訊及健康建議。 https://www.news.gov.hk/chi/2021/08/20210821/20210821_143219_385.html?utm_source=dlvr.it&utm_medium=blogger

此網誌的熱門文章

如何前往鴨脷洲新海怡廣場 ?

到新海怡廣場,您可以撿到寶!連卡佛、Max Mara,以及Joyce這三家高級服裝店的特賣場都在這裡,大量名牌貨品的售價更低至三折。廣場裡頭還有三家咖啡廳及一家義大利超級市場。 地址:香港島鴨脷洲利榮街2號 查詢:+852 2554 9089 網址: www.horizonplazahk.com 如何前往 港鐵海怡半島站C出口,沿利南道走約15分鐘,或 從港鐵鑽石山站C2出口的巴士總站乘671號巴士,至海怡工貿中心站下車,然後往利榮街方向前行, 或 在中環交易廣場巴士總站搭乘90號巴士至鴨脷州邨,下車後再搭乘95號巴士,於利榮街站下車, 或 在中環碼頭搭乘91號巴士至鴨脷州邨,下車後再搭乘95號巴士,於利榮街站下車, 或 在銅鑼灣景隆街巴士站,搭乘往海怡半島方向的671號巴士,於利榮街站下車。

如何前往中環 IFC 國際金融中心商場 ?

IFC 國際金融中心商場是香港最矚目的大型商場之一,匯聚多個一級國際品牌,還有世界級的四季酒店。商場有超過200間商店,從中高檔至一級的國際品牌都有。 商場設計以白色為主、樓頂天花板達三層高,加上室外採光的設計,在其中購物尤其令人覺得閒適自在。逛街之餘,您也可以到商場內的咖啡廳、特色餐廳,一邊看著維多利亞港,一邊悠閒用餐。如果想吹一下海風,您也可以到商場的頂層露天花園去,買一杯咖啡、一份三明治,靜靜的享受維港的日與夜。如果您是美食家,那更不能錯過毗連商場的四季酒店,因為這裡的中餐廳龍景軒和法國餐廳Caprice分別是米其林三星級和二星級餐廳,能一次過給您世界頂級的「五星」佳餚。 交通方面,商場與機場快綫香港站及港島綫地下鐵中環站相連,非常便捷,可以作為離開香港前最後的血拼基地;這樣您可以拿著大包小包的戰利品,乘坐機場快綫直接到機場。另外,商場又有人行天橋接通到附近的高級商場、港澳碼頭,以及中環至半山自動扶梯,不怕日曬雨淋。 資訊 地址:香港島中環金融街8號 查詢:+852 2295 3308 網址: www.ifc.com.hk 如何前往 港鐵中環站A出口或機場快綫香港站F出口。 從中環7號天星碼頭,經人行天橋直行,左轉即達。 從上環港澳碼頭,沿中區人行天橋向中環方向走約10分鐘。

如何前往尖沙咀 iSQUARE 國際廣場 ?

iSQUARE 國際廣場匯集各類型商店餐廳,給您一個吃、買、玩的多重感官體驗。在iSQUARE吃東西,您可以有多種選擇:在三至七樓,有多家日式及西式的休閒餐廳,提供壽司、拉麵、披薩、咖啡、甜點給您輕鬆品嚐;在23至31樓,是格調高雅的時尚餐廳,讓您享用中菜為主的世界各地美食之餘,又可以觀賞維多利亞港景色。 在 iSQUARE 買東西,有多家大型商店可供選擇。這些店鋪面積大、貨品齊全、款式繁多,包括唱片影音店 HMV、來自英國的百貨公司馬莎、生活雜貨店 LOG-ON 以及足球主題的體育專門店 Futbol Trend 等。如果您想要買珠寶鐘錶的話,也可以來 iSQUARE ,因為這裡有 20家店,給您不同的選擇。 在 iSQUARE,可以看電影,這裡有全港最大及首間符合國際標準的 IMAX 影院,高 11.8公尺、闊21.3公尺的特大電影銀幕,一定能給您最震撼的視覺享受。 地址:九龍尖沙咀彌敦道63號 查詢:+852 3665 3333 網址: www.isquare.hk 如何前往 港鐵尖沙咀站H或R出口,可以直達商場。